据央视新闻援引俄罗斯外交部最新声明间群策略,当地时间8月4日,俄方明确表示,将不再遵守此前单方面设定的关于陆基中短程导弹部署的自我限制措施。这一决定,是俄方对北约和美国不断推进中短程导弹部署行动所作出的强烈回应,标志着俄罗斯军事政策可能即将迎来一轮实质性调整。
俄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限制中短程导弹的部署,期间曾呼吁北约成员国就相关武器系统采取相应的自我约束,并劝说美国与其在亚太的盟友共同支持避免地区军备竞赛的努力。
然而,现实却是,美国不断扩展其在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中短程导弹部署规模,不但无视俄罗斯释放的善意,还加快推动其全球前沿部署计划。这一系列举措直接触碰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底线,使得俄方原本维持的单方面限制部署政策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基于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导弹部署行为的跨部门综合分析,并综合评估国际安全和战略平衡形势,俄罗斯国家领导层将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新的反制措施。
紧随外交部声明之后,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在社交平台发文,就此事表态。他直指北约放弃暂停中短程核导弹部署的立场,正是俄罗斯当前决定的根本诱因。
间群策略
他强调,俄罗斯当前采取的立场,是对所有敌对势力发出的现实警告——一个新的局势已经形成。他意味深长地写道:“这就是所有反对我们的人必须面对的新现实。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这番表态,不仅向西方释放了明确的强硬信号,也预示着俄方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启动实际部署中短程导弹的动作。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就曾对媒体表示,俄方终止暂停部署中短程导弹的措施只是时间问题。他指出,俄罗斯一直保持克制,但西方国家并未给予任何积极回应。
里亚布科夫当时强调,美国正系统性推进陆基中短程导弹在全球的部署,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方有意调整其策略。他直言:“美方这些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计划,从未显示出战略性回撤的意图。与其说俄方有被动应对,不如说是对现实局势的理性回应。”
他还补充道,美国不断加码的部署行动间群策略,反而更加坚定了俄罗斯对自身安全必须加强保障的决心。既然克制无法换来平衡与尊重,那么俄方就无法继续维持原先的自限政策。
俄罗斯此次政策转变的背景,是美俄《中导条约》的彻底作废。该条约最初由美苏于1987年签署,内容规定两国禁止生产、试验和部署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是冷战时期军控领域的里程碑。
然而,2019年2月,美国率先宣布启动退出程序,并在同年8月正式“退群”。自此之后,该条约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美俄之间原有的中程导弹互信机制也随之崩解。
条约失效后,俄罗斯本可以立刻恢复相关导弹项目,但当时莫斯科仍坚持采取“战略克制”,希望通过外交渠道延续军控框架。如今看来,这种克制并未获得任何回报,反倒被美方当成推进武器部署的“绿灯”。
此次俄罗斯放弃克制的举动,显然不只是一纸声明那么简单。俄方释放出的信号,不仅面向欧洲,更指向亚太。俄罗斯外交部多次强调,美国正在拉拢亚太盟国参与其中,意在形成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双向挤压态势。
俄罗斯此番态度转变,未来很可能推动其在远东、北极、甚至是中亚方向部署新的陆基导弹力量。与美方在关岛、菲律宾、日本等地的扩张相呼应,未来亚太地区的战略紧张程度或将进一步加剧。
可以预见,一场新的区域导弹部署竞赛或许已经悄然展开,尤其是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明年即将到期,未来美俄之间在战略武器控制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
从俄外交部到梅德韦杰夫,从里亚布科夫到过往《中导条约》的瓦解历史,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这一轮较量中已不再选择克制。面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陆基中短程导弹“前沿部署”当作地缘博弈工具的现状,俄方决定收回自限措施,是一种“对等应对”。
这不仅意味着俄罗斯军控政策的重大转向,也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对美国和北约来说,如果继续在亚太和欧洲加码部署,势必会遭遇更直接、甚至实质性的反制。
“好戏在后头”,正如梅德韦杰夫所言间群策略,未来的变化,远未落幕。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